首页 > 滚动 > > 正文
这四种人爱长胆囊息肉!一方调胆腑,通气血,祛湿热,息肉自消 世界播资讯
2023-02-14 20:18:15 来源:中医庆慧主任


(资料图片)

胆囊息肉属中医学“胁痛”、“胆胀”、“癥积”等范畴,中医认为其病因多与情志郁结、饮食所伤、体质肥胖、肝胆宿疾(如病毒性肝炎、胆囊炎伴结石)等有关。

情志失调:长期情志抑郁,或忧思暴怒,致肝气郁结,胆腑失畅,气滞血瘀,络脉痹阻,日积月累而致本病。 饮食所伤:嗜食辛辣或饮酒过度,脾胃受损,湿浊内生,郁而化热,湿热蕴结胆腑,胆络瘀滞而成本病:或平素嗜食膏粱厚味,饮食不节,伤及脾胃,气机壅塞,升降失常,湿浊内停,聚而成痰,胆腑因痰浊而致脉络滞涩,与气血搏结终致本病。 体质肥胖:素体肥胖,痰湿内生,聚于胆腑,胆络失畅,气运受阻,日久痰凝瘀结而成本病。 肝胆宿疾:肝炎日久,肝失疏泄,胆失通降,胆汁排泄不畅,加之久病脾胃虚弱,运化无力,湿浊内停,聚而成痰,痰瘀互结于胆腑而致本病:或宿有胆曩结石伴胆囊的慢性炎症,结石居于胆内,久留不去,加之炎性刺激、渗出,相互作用,日久气滞血瘀,胆络瘀滞而成息肉。

总之体内肝失疏泄,气机不畅,气滞血瘀,血行不利,影响胆汁泌排功能,从而湿热蕴结,瘀血内停,形成息肉。胆为中正之官,中清之腑,宜清不宜浊;肝胆相为表里,宜疏不宜滞。治宜疏肝理气健脾,活血化瘀,清热软坚。

今天分享一个胆囊息肉方,治疗该病效果很不错。

组成:败酱草、苍术、当归、蛤壳、浙贝母、皂刺、王不留行、白术、黄芪、鳖甲、三棱、莪术、郁金、香附。

胆囊息肉方方中黄芪补气,气为血之帅,补气同时增强活血作用,白术健脾,与黄芪合用能提高胆囊收缩能力,促进胆汁排泄,恢复胆囊功能;当归能补血活血、止痛润肠;棱、莪术活血化瘀通脉,与理气药郁金、香附合用,可使气血调和,积聚消散;败酱草、蛤壳、浙贝母合用则有清热消肿、软坚散结之功;王不留行活血化瘀散结,唯热结者为宜,可增强前者散结的作用;皂刺有拔毒排脓、活血消肿之效,同时引药直达病所。

诸药合用,则气血通,湿热祛,瘀血下,胆腑和,通降功能复常,则胆囊息肉消除。

王先生,反复右上腹不适1年有余,B超检查示:胆囊大小 8.0 cm × 3.0cm囊内可见一4mm × 2mm × 1mm的附壁淡光团,改变体位不移动,胆管未扩张。诊断:胆囊息肉。

以胆囊息肉方加减:败酱草、苍术、当归、蛤壳、浙贝母、皂刺、王不留行、白术、黄芪、鳖甲、三棱、莪术、郁金、香附。

服用2周后症状减轻,守方续进2周,症状完全消除,巩固2周。复查B超显示:未见胆囊大小8.0 cm × 3.0cm,壁光整,内未见光团,胆管未扩张。随诊半年未复发。

关键词: 胆囊息肉 王不留行 气滞血瘀

为您推荐